部首:亠
读音: liù,lù
笔画:4
部外笔画:2
点、横、撇、点
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最新 | 无 | 2018年 | 无 | 2014年 | 无 |
2013年 | 无 | 2007年 | 无 | 2006年 | 无 |
1995年 | 无 | 1987年 | 无 | 1982年 | 无 |
明朝 | 无 | 元朝 | 无 | 宋朝 | 无 |
北宋 | 无 |
河南堂:以望立堂。
新安堂:以望立堂。
正学堂:明朝方孝儒,洪武初为汉中教授,蜀献王聘他做世子的老师。建文时候,入京做侍讲学士,名他的书轩叫“正学堂”,人们称他“正学先生”。燕王朱棣夺位,强迫方孝儒写即位诏,他坚决不写,结果被杀殉国。
一、六liù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湖北之武昌、山西之长治、新疆之塔城、广西之永福等地均有分布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、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一并收载并注此音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其源:
1、其引《姓源韵谱》云:“偃姓,皋陶之后,封於六。后以为氏。”六,即今安徽之六安县。
2、又,“江阴有六氏,相传为方孝儒之后。”孝儒,明代人,因不肯为明成祖起草登基诏书遭杀戮,子孙避难改“方”姓为“六”。一音lù,亦姓。
二、六lù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云南之邱北、泸北,山西之太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亦收并注此音。其源不一:
1、郑樵注云:“偃姓,皋陶之后。文五年楚灭之。今庐江故六城是也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“六城”,当即今安徽之六安。
2、或为方姓所改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江阴有六氏,相传为方孝儒之后。”或音liù,亦姓。疑与“六”(lù)氏同源,或为分族。
三、六
六姓分布:江苏江阴、高淳、武进、四川武胜、垫江、中江、台湾台北、高雄、台中、内蒙古土默特左旗等地均有此姓。
六姓起源:
1、系自偃姓。皋陶之后封于六(故城在今安徽六合北,或舒城东南60里),后灭于楚,子孙遂以国为氏。
2、明时方孝儒拒为明成祖(燕王朱棣)起草登极诏书,被杀,子孙避难江苏江阴,改姓六氏。
3、蒙古族姓。
郡望:庐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