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首:氵
五行:水
读音: pú
结构:左右结构
笔画:17
部外笔画:14
点、点、提、撇、竖、竖、竖、点、撇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横、横、撇、捺
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最新 | 377 | 2018年 | 无 | 2014年 | 无 |
2013年 | 无 | 2007年 | 无 | 2006年 | 373 |
1995年 | 381 | 1987年 | 309 | 1982年 | 363 |
明朝 | 无 | 元朝 | 无 | 宋朝 | 无 |
北宋 | 309 |
一、濮pú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上海之松江,天津之武清,山东之昌乐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运城、榆次,广西之荔浦,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
1、郑樵注云:“卫大夫食采於濮,因而氏焉。其地在澶州濮阳。今新定有此姓。望出鲁国。”
2、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路史》云:“舜帝子散封於濮者。”此亦以邑为氏,当系出妫姓。
3、又据《路史》注云:“濮氏,楚之族,即百濮,熊姓。”《姓氏词典》称:“濮,旧说为周代国名,在今湖北石首县南。相传其国无君长,各以邑落自聚,故亦名‘百濮’。”宋代有濮万年;明代有濮有容,分水人,陆安知县;清代有濮仲谦,江宁人。
二、濮
濮姓分布: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尤以江苏多此姓。
濮姓起源:
1、系自姬姓。濮,春秋时卫之鄄邑(故城在今山东鄄城北),为卫大夫之采邑,因氏。
2、系自姜姓。姬,春秋时齐大夫采邑(故城在今河南濮阳东之濮城),因氏,见《姓苑》。
3、系自熊姓。濮氏楚之族,即百濮。春秋时活跃于湖北石首东南之夷人,书称百濮族,其后一支定居于河南濮河两岸,另一支迁入川,成为南北朝时巴中七姓之一。
4、系自姚姓。舜之子散封于濮(故城在今河南濮河上流之濮阳、滑县、延津一带),亦为濮氏。
濮姓名人:
濮坦,宋时归安人,隆兴登科,知龙溪县。
郡望:鲁国、濮阳、东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