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首:艹
五行:木
读音: xún
结构:上下结构
笔画:9
部外笔画:6
横、竖、竖、撇、横折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
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最新 | 365 | 2018年 | 无 | 2014年 | 无 |
2013年 | 无 | 2007年 | 无 | 2006年 | 392 |
1995年 | 424 | 1987年 | 348 | 1982年 | 408 |
明朝 | 无 | 元朝 | 无 | 宋朝 | 无 |
北宋 | 201 |
一、荀xún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黄骅、阜平、乐亭、辛集,山东之平邑,山西之太原,陕西之韩城,安徽之贵池、泾县,江西之金溪,贵州之从江,云南之邱北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回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源不一:
1、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黄帝臣有荀始,为冠,是荀氏之始。”
2、郑樵注云:“荀,本侯国,姬姓,晋灭之以为邑,荀侯之裔亦以国为氏。”荀,或本作“郇”,省文去邑为荀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广韵》亦云:“系出姬姓,文王子郇伯,其后去邑为荀。”
3、郑樵又注:“晋之公族也,隰叔之后。僖二十八年荀林父将中军,故曰中行氏,荀邑在绛州正平西十五里。宣十二年,荀林父与楚子战于邲。荀首、赵同为下军大夫,荀首食邑於智,号曰智庄子。襄十四年知朔生盈而死,故荀氏同见。又为田氏、程氏、辅氏。”又,《姓氏考略》亦称:“后又分为旬氏、程氏、知氏、智氏、辅氏。”望出河内。
4、又,汉代避宣帝 (刘询) 讳,改荀为“孙”。
5、回族之荀氏则来自汉姓荀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回族》有载;古有哈只哈心,原名哈心,两次到麦加朝觐,故称哈只哈心,娶元帅荀公之女为妻,其后从母姓,以荀为姓。战国时有荀况,著《荀子》;汉代有荀彧;北齐有荀仲举;明代有荀廷诏。
二、荀
荀姓分布: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
荀姓起源:
1、黄帝之臣荀始为冠,此乃荀姓之始,见《国语》。
2、黄帝之子25人,得姓者14人,荀姓为其一。
3、系自姬姓。周文王第17子封于郇(故城在今山西临猗南),是为郇伯,后去邑加草为荀氏。
4、荀为古侯国(故城在今山西新绛),春秋时灭于晋,子孙遂以国为氏。
5、春秋时晋公族隰叔之后荀息食采于荀,以邑为氏。
荀姓名人:
荀会,春秋时晋大夫。
郡望:河南。
变化:荀氏后又分旬氏、程氏、知氏、智氏、辅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