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动取名logo

部首:冂

五行:金

读音: zhōu

笔画:8

部外笔画:5

撇、横折钩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

周姓图片

周姓百家姓排名

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
最新102018年102014年9
2013年102007年102006年9
1995年81987年91982年10
明朝9元朝10宋朝30
北宋5

周姓的来源和历史

一、zhōu

现行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,几遍全国各地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、鸡泽,山东之平邑、东平、淄博,江西之金溪,广西之田林,贵州之从江,云南之泸水、河口、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蒙、回、藏、苗、瑶、彝、鲜、壮、黎、傣、水、土家、锡伯、布依、纳西、仫佬、布依、布朗等多个民族均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

1、《姓氏考略》据《河图运录法》注云:“黄帝将有周昌。”当为周姓之始。

2、又据《逸周书》注云:“商太史有周任。”似应另有所出。郑樵疑其食采于周,而以邑为氏。

3、或系出姬姓,而支脉有别。郑樵注云:“姬姓。黄帝之苗裔后稷弃之后。有邰氏曰姜原,为帝喾元妃。出见巨人迹,践之而孕,期月生稷。初以为不祥而弃之,故名曰‘弃’。好种艺。尧闻之举为农师,舜封(之)于邰,号曰‘后稷’。邰,今武功县斄城是也(按:故址当在今陕西武功县南八里)。邰之总名曰‘周’,故国号周……至文王始伯诸候。武王光有天下,追封古公、季历、文王为王。文王都丰,武王都镐。丰在永兴鄠县东南。”(按:鄠县,即今陕西户县。)镐在丰之东二十里(按:镐,音hào,后称“镐京”,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南),昭王之时,王纲不振,乃南巡狩,卒于江上;穆王得八骏,西巡于昆仑之邱,以见西王母,乐而忘归。徐偃王作乱;厉王无道,国人畔之,出奔于彘;召公、周公二相行政,号曰“共和”。共和十八年立厉王之太子靖,是为宣王。周室中兴。其子幽王,为褒姒蛊惑,欲立其伯服而废申后太子宜咎。宜咎奔申。申侯与犬戎攻周杀幽王于戏。晋文侯与郑武公迎宜咎于申而立之,是为平王。后居东都王城,今西京河南县是也(按:在今河南洛阳县西五里),平王四十九年,鲁隐公之元年也。敬王又迁成周,今洛阳县也。(按:成周,即洛阳故城,今河南洛阳县东北二十里)。敬王三十九年,获麟之岁也。敬王四十一年,“春秋”终。元王以下十有二世,二百二十一年。赧王为秦所灭,出为庶人,百姓号曰“周家”,因为氏。又,平王之子别封汝南者,亦为周氏。见志犹详(按:“见”当“县”之误);又有周公黑肩之后,世为周卿士,其后或亦以周为氏。以上虽同出于姬姓,而支派有三。

4、郑樵又注:“代北复姓有贺鲁氏,改为周氏。”

5、又注:“魏献帝次兄普氏改为周氏。”

6、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周书》云:“周瑶初姓普屯,后改姓周。”

7、或为姬姓所改。郑樵注称:“唐先天中,避明皇嫌名,改为周氏。”唐明皇李隆基,“基”、“姬”同音,避讳而改。

8、或为暨姓所改。郑樵又注:“(唐)上元中暨佐有(按:有,《姓氏考略》引作‘时’)准制改为周氏。”

9、《姓氏考略》注云。“梁赐成汭为周氏。”(按:汭本唐青州人,故此“梁”当指五代时梁)。

10、或为喜氏所改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元·有故改氏》载:“元喜同,河西人,以周为氏。”

11、今苗族之周姓,据《中国人的姓名·苗族》载:清代造册登记,依名取姓。有名“别”,意为“猪”。当地语音猪、周近似,遂以周为姓。春秋时晋有周舍;汉代有周勃;三国时吴有周瑜;晋代有周处;唐代有周兴;宋代有周邦彦;明代有周顺昌;当代有周恩来。

二、

周姓分布:分布极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2.1%,在中国占第5位。在长江流域的省、市中,周姓所占比例相对其它地区要高。

周姓起源:

1、黄帝之臣周昌,见《河图运绿法》,当为周氏之始。

2、商时太史周任,见《逸周书》。或其后有周氏。

3、系自姬姓。黄帝苗裔后稷之后,殷时古公亶父自邠(故城在今陕西郴县)迁岐(故城在今陕西岐山北),始定国号为周,传至周武王,遂有天下,都镐(故城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18里)。其后子孙以国为氏。又,秦灭周,周赧王黜为庶人,百姓称之周家,因氏。又,周公黑肩之后,世为周卿士,亦以周为氏。

4、北魏时改贺鲁氏为周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。

5、北魏时献文帝次兄普氏后改为周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。

6、唐时周赧王之裔姬姓,为避明皇嫌名,遂改为周氏。

7、唐上元年中暨姓改为周氏。

8、五代十国时梁赐青州人荆南留后成汭姓周。

9、犹太人之裔有周姓。

10、金时女真人傲国氏,汉姓为周。

11、清云南普洱府威远厅猛班土把总为周氏,傣族。

12、清云南潞江驿土驿丞为周氏,系白族。

13、清岭夷江地夷人头目于嘉庆十三年归附,十六年改流更姓住牧,牛跌蛮姓周。

14、清贵州贵阳府土司周姓,始姓于明朝。

15、清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。又,清满洲八旗

周姓名人:

周仁,汉时汝南侯。

郡望:汝南、庐江、寻阳、临川、陈留、沛国、泰山、河南。

其他:

①日本侵占台湾时,台湾周姓曾被迫改用武冈、武光、吉田、吉本、吉冈等日本姓,1945年台湾光复后,即恢复周姓。 ②日本占领台湾时期,台湾土著曾使用日本姓秋野,1945年台湾光复后,奉令废日本姓,重新选用汉姓周。